‎10月24日(星期一)至12月4日(星期日)於臺北車站中庭(多功能展演廳)舉辦「火車載阮向前行─臺鐵百年文物特展」,展覽期間每日開放供民眾自由參觀,另自上午10:00至下午18:00間,則安排有現場詢問及定時導覽服務。


 
這次主題展覽最大的特色,就是不僅有火車模型,更有包羅萬象的鐵道文物展品,如有「看柵房」、「鐵路號誌」、「人力巡道車」、「機械腳踏車」,還有各式通訊設備,以及臺灣鐵路特有的「國音電碼簿」(由注音符號產生的電碼,媲美摩斯電碼)等等,零零總總的鐵路文物精華,計有500餘件,共分10個主題區展出。另也同時展示各項新建改善工程及場站開發計畫。


想知道「臂木式號誌機」、「集電弓」或「電氣路牌受授器」等名稱到底是什麼東西,請親自走一趟臺北車站大廳,就可以一窺其中的奧秘了。


如果您想回味「舊」鐵路的美好回憶,或「新」臺鐵多面向的未來願景進一步了解,可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相關消息了!



「火車載阮向前行─臺鐵百年文物特展」簡介
整個展場主題共分十區外加活動區及儲藏區,共十二個區塊,有靜態、動態及互動:
A區 入口引導
總說(火車載阮向前行,臺鐵演變特展)說明展覽宗旨。


B區 趣味迎賓
以一套平交道的設備與展覽入口意象及標題安置於展場入口,並在入口前加裝紅外線電子感應器,當觀眾經過感應器時,警告號誌便會閃動燈光及發出火車接近的音效,而以紙筒製作的遮斷桿便會從水平位置的緩緩升起,有迎賓入場及增加趣味性來吸引觀眾參觀的興趣。


C區 細說從前
簡述臺灣鐵路興築史事。
C-1 肇始(清代鐵路興築史事)
C-2-1 奠基(日據時期鐵路興築史事)
C-2-2 車輛(日據時期機車類型史事)
C-3 發揚(民國時期鐵路興革史事)
C-4 臺灣鐵路發展記要


D區 軌跡演化
簡述軌道興修及養護沿革與改。
D-1 路線(鋪軌與路線養護技術發展)
D-2 橋梁(橋梁架設與養護技術發展)
D-3 標誌(標誌材質及用途之演變)
D-4 站房(車站站體及其與路線關係(以臺北車站為例))
D-5 記憶中的路線(廢線緣由及其故事簡述)


E區 信號傳送
準點、通訊、號誌興修及養護沿革。
E-1 時間(時間與與鐵路發展關係)
E-2-1 行控(行車監控與鐵路發展關係)
E-2-2 閉塞與號誌(閉塞行控原理與方式)
E-3 通訊(通訊與鐵路發展關係)


F區 牽引動能
機車動力原理與車輛檢修及養護沿革
F-1 動力原理(動力發展沿革)
F-2 機車(機車演變)
F-3 客車(客車演變)
F-4 貨車(貨車演變)
F-5 機廠(機廠演變)


G區 便捷暢行
站務營運與旅客服務演變沿革。
G-1 旅客服務(旅客服務發展)
G-2 票務服務(票務演變)
G-3 便民服務(便民工作演變)


H區 專業養成
員訓中心及訓練模式演變沿革。
H-1 在職訓練(在職訓練內容演變)
H-2 生活實踐(訓練中心生活輔導方式演變)


I區 紀念回味
餐旅類型及服務人員生活演變。
I-1 人員生活方式(服務人員生活演變)
I-2 餐飲種類(餐旅種類演變)
I-3 餐飲的創新(異業合作與商品引進)
I-4 多觸角的餐飲(文化創意商品的軌跡)


J區 開創與展望
產業結構型態演變。
J-1 產業與鐵路的互動(臺灣主要產業項目演變)
J-2 城鄉社會與鐵路的互動(城鄉社會演變)
J-3 住民對鐵路的期望(住民對鐵路觀感的演變)








有一堆人在排隊蓋紀念章


可惜mm不感興趣


我也懶的排隊囉






對面也是一堆人在排隊領紀念票卡


我們也是....快閃趣


 


媽咪..


我要去看那個啦


卻硬被我抓來拍照>.<"











室內展區就屬這個比較好玩


可惜大家沒拼好


路走不過去ㄚ











終於遇到一位好心人


主動說要幫我們拍合照


沒辦法


自己一個人帶小孩


哪有辦法拍合照ㄚ




走!我們看下一個展覽去


先在雙連站附近吃什錦湯麵


80元就好大一碗


又去市場晃了一下


買了199的氣墊鞋慰勞一下自己


扣扣不夠


還去提錢哩   真是有夠愛買滴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m+clair+tan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